培训的课程设置需要了解哪些内容
我国企业的管理培训水平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,无论在培训课程老师、培训课程设置还是企业培训方法上都存在不足。枯燥的培训课程会影响培训中员工的积极性;繁杂的培训课程会让员工们分心;不合理的课时安排不但会影响员工们的学习状态,也有可能会让培训课程难度大大增加,应该从基础到入门,按顺序来。
种种问题都会影响企业培训的效果,让各部门的时间和金钱都付之东流。
同时,授课教师一部分是在企业中成长起来,有足够的实践经验,但是在理论和教学方法上却火候不足;一部分是大专院校的老师,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。
在管理培训方法上,企业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,“老师讲,学员听,考试测”,从而产生枯燥、效果不好的弊病,使员工失去对培训课程的兴趣。当前的教育培训课程都是以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,不能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,而管理培训的深层次作用恰在于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。国外探索出的讨论式、学习式、讲演式、游戏式、案例分析、模块培训等方法值得我们借鉴。
同一培训课程班的学员也常常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,使培训课程班的进度难以协调,效果不显著。培训的课程往往很少更新,大部分都是沿用上一年甚至前几年的课程,这也反映了需求分析不足。
课程设置前的需求解读:即为何要开发或者引进这个课程 前期要做好充分的信息搜集,部门及岗位在职人员的沟通。这些信息的获取,有助于你判断后续的课程实施周期、方式、跟进深度及改善方向。
课程实施方式及设计。
1、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,进行具体的课程实施选择。 如果是基于战略层面的培训课程,则较好采用分阶段式的项目培训课程方式。 如果是针对岗位技能类的培训,则可以采用集中突击式的培训。 等等。
2、如果要有更好的效果,可能还是采取进行内训为佳。目前市面上的标准外训课程,效果普遍比较差,无法解决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问题。 与外部老师在进行合作开发的过程中,要对其授课风格、课件编写及授课语言进行多方位的沟通,以求达到较佳的授课效果。
以课程实施为起点,可以推进整体培训体系的搭建和优化。
1、做好前期的业务需求沟通后,对该需求可以进行定性判断,是属于碎片化需求还是体系化需求,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延展设计。
2、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具备体系化思维,做好培训效果的业务接口,让培训效果在业务执行过程得到一定检验,进而反推培训课程设置的优化。
课程设置的核心原则。所有的培训实施都要以业务需求满足及绩效改善为核心。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要能够紧扣这一点。这个要求,在课程设置之初进行需求调研时就要开始紧盯了,HR尤其是要充分了解产生企业培训的需求的宏观背景和局部真实情境。
上一篇: 企业培训怎样评估需求
下一篇: 企业管理的道理是怎样的
相关新闻
- 企业营销战略的定义 06-13
- 培训与不培训,哪个成本高? 06-13
- 企业培训目前存在的困境 06-13
- 创新——企业文化的精髓 06-13
-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06-13
- 企业培训怎样真正做出效果? 06-13
- 企业培训怎么更有用呢? 06-13
- 内部培训师的激励政策 06-13
- 企业的创新战略应该如何部署? 06-13
- 企业家的领导力非常重要 06-13